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直接关乎民生福祉,不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也是广大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等话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
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中,重症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该领域的专家,您认为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有着怎样的意义?
杜斌:客观来说,重症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占比不大,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平常,一名重症病人通常只涉及一个家庭,并不会产生很广泛的影响,可一旦出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如地震、泥石流、重大传染病,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受到影响,甚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BOB全站焦点。在这种时刻,如果能通过重症医学的发展,去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减少病亡率,不仅贯彻了“生命至上”的理念,也有助于提振社会信心,凝聚共渡难关的力量。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BOB全站,送到重症的病人多半都已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救人不能只靠一家之力,而是要在一个大的平台上、与医院多个专科的同事通力合作。所以有业内人士说:“一家医院重症医学的水平,可以反映整个医院的综合医疗能力。”我们把这BOB全站个尺度放大到全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重症医学的发展也体现着咱们国家综合医疗能力的发展,而不仅是其作为一个专科的能力提升。
杜斌:我国的重症医学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期ICU(重症监护病房)才开始兴起。近20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原因之一是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既可以去购买先进设备,也有能力自己研发生产;另外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医疗领域同行BOB全站、人民群众都逐渐认识到重症医学的重要性,对学科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医学会近年来先后3次对全国重症资源开展调查,以广东省的数据为例,2010年至2015年期间,该省ICU床位数增加了约50%BOB全站,ICU的医生和护士人数各增加了1/3以上,一些原来没有ICU的医院开始设置ICU,原有规模较小的开始逐步扩大规模,这些都反映了重症医学科近年来取得的进步。
当前,我国重症医学人才短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此,很多全国性的学会开始组织基础知识培训,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也在持续推进,第一批住院医师规培预计在今年9月结束。虽然短时间内还难以看出效果,但我们一直行进在补短板的道路上,希望能不断提高重症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杜斌:让分级诊疗真正凸显效果,我认为除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还要着眼于提高一级、二级医院的诊疗能力。现在很多老百姓习惯于去大医院看病,主要是对小医院的水平有所顾虑,怕耽误了病情。要多措并举强化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努力赢得患者信任,让一些小病切实能够在小医院得到解决,从而节约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人才流失的问题。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上去了,如何加强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将人才留住、用好,是一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工作。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