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特殊时期。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中日友好医院带头贯彻习关于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协调配合、无私奉献,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医务人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自12月上旬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变化,医院每天的接诊量不断增加,而自身已有相当数量的职工感染新冠病毒,各科室、部门减员严重,医院派出的医疗队仍在扶正定点医院坚守。
在患者增加、医务人员锐减的情况下,连日来,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展现了国家医疗队的勇毅与担当。
自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大幅上升,最高的一天为905人,大多为新冠抗原阳性人员。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也出现了不少阳性,但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患者,在门诊量激增的情况下,他们及时调整班次,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有的甚至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返回工作岗位。为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发热门诊采取优化流程,增加自助机、开放自助挂号功能,增加设置诊室等举措,极大缓解了发热患者的就诊压力。患者感受这些改进,给了医务人员称赞和体谅。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科,也同样进入艰难时刻:最高一天的接诊量达到578人,其中危重症占比高达20%。
面对大量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大批感染的状态,急诊科党支部发出“党员先锋队”倡议书。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顾不上吃饭和上厕所,最大程度地把所有时间用于救治患者。很多医护在抢救室、监护室连续工作多日。所有阳性医务人员在症状好转情况下都自觉地尽快返岗,以缓解在岗人员的压力,为群众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健康照护。
12月5日,综合病房被确定为收治急诊抢救室患者的独立区域从普通病房变为急诊第三抢救室,功能布局、人员配备、物资保障、工作流程发生了极大改变。
在各职能处室的帮助下,在全院相关科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综合病房科挑起这付重担,迅速集结队伍。9名医生、21名护士与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忘我奋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解决了急诊空间狭小、患者分流困难等问题。截至12月15日17时,综合病房共收治患者26名,2名患者已出院。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呼吸医学中心重新优化病房区域布局,将所有阳性患者集中在指定区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救治。在一天之内,即完成了阳性患者转运、清洁区消杀等工作。刚刚“倒下”还未休息多久的医护人员,刚退烧便立即申请返岗。还编写、录制一批面向公众的科普文字和短视频,提醒大家做好防护、科学就医、合理用药。
小杜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在本轮疫情暴发初期,一家6口全部感染。她出现高烧持续不退、咳嗽、憋气严重等症状,当听说临床人力紧缺,退烧第二日就返回了岗位。翻身、护理,认真落实每项工作。只要穿上这身“战袍”,就将病痛抛在了脑后。不仅在呼吸医学中心,在全院各科室各职能部门,这样的同志有很多很多。
随着阳性患者收治增加,CCU(心脏重症监护室)“阳性度”也越来越高,困难时刻大家纷纷“轻伤不下火线”,全力保障患者救BOB全站治。
“我抗原弱阳,但是我没明显症状,还能坚持。我防护好,让我上完这个班吧” “我只烧了一天,现在没什么事了,您可以安排我上班,哪天都行。”“我还可以再撑一撑,撑到你们回来。”……
医学不只教会我们救人的技术,也赋予了我们一种救人的天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利他本能。向这些可敬可爱的医护们致敬!
儿科NICU和PICU收治了大量的早产儿及新生儿,工作非常繁重。随着疫情发展,不少医护们相继感染。科室第一时间对医生、护士在排班进行调整,确保门诊、病房有序正常工作。
患儿家长对医护非常感激,也充满信任。“病房有个28周早产儿,治疗了1个多月终于可以出院了,但是家长们全部发病,无法带孩子,就和监护医生商量,把孩子继续留在病房,由医护们照顾,暂不接回家。”医护们说 “看见家长对我们的无限信任。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大的防护,好好保护这些幼小的宝宝,让他们不被袭击到。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攻坚战。”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外科系统近一半医护人员涉阳,但他们及时调整人员,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掉链子”。
今年11月中旬开始,医院就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影响,外科系统全体医护急患者所急,坚守工作岗位,11月完成各类手术2571例。在目前减员严重的情况下, 目前仍保持着每日手术量在60台左右。剖腹产、宫外孕、创伤骨科、急腹症、冠张动脉疾患的介入及搭桥手术这类急危手术每天都在开展,阳性患者手术每天8台左右。克服一切困难,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是大家的共同信念。
透析室有其特殊性、专科性。疫情发生三年来,透析室坚持患者生命至上,从未停止一天工作。
进入12月,透析室的日常工作更是面临巨大挑战。医护人员从未按下暂停键。病倒后经过短暂的休息,便积极请战要求返岗工作,以保障每日200多名门诊患者的透析治疗不被中断。他们每天3班倒,白天为阴性患者透析结束后,对室内进行严格消杀,再为阳性患者治疗,随后还要再消杀,每天结束工作已是深夜,由于每日工作时间BOB全站长,为保障休息及次日的正常工作,许多工作人员都住在了科室。
在人员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日间化疗病房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前往扶正定点医院支援。在科室仅剩两三位护士的艰难时刻,护理部、门急诊积极协助调配人力保证日间化疗的正常运行。虽然每天都有各种不确定情况发生,但在岗人员都会主动分担。大家都身兼数职,齐心协力,为困难时期寻求肿瘤治疗患者提供更多帮助与温暖。
妇产科作为急诊患者比例较高的专科,首先受到了冲击。为此,科室迅速调整了应急预案和患者收治方案,根据普通病房有限的条件划分出感染病房、污染区以及普通病房、清洁区。
疫情发展快速,妇产科急诊住院患者阳性的比例也进一步增高,医务人员接连被感染,大家能不休息就不休息,能最早返岗就最早返岗。在岗人员都在默默地坚持,接产孕妇,做剖宫产、妇科手术,把一位位住院患者成功治愈送出医院,直至高烧不退周身疼痛不能再继续坚持,才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休息。
“至弱或许至强,都是平平凡凡普通人,危急时刻也有英雄闪光BOB全站。至暗时刻则黎明将至,让我们携手度过。”这是妇产科一位医生写下的话。
作为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在医疗救治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针对当前北京流行的变异株BF.7来势凶猛,经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团队结合既往有针对性地研制出按预防方、无症状感染方和发烧方,药学部组织人力,24小时加班加点煎制,于12月6日分别投放到急诊、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很受广大患者欢迎。经统计,截至到12月14日24时BOB全站,三方合计已为患者提供约5077人份。
11月20日,北京市卫健委指派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组队在扶正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我院迅速集结,组成了一支119人的医疗队伍,进驻指定隔离点。
不到2天时间,大家就把病房改造得整洁有序、科学合BOB全站理,使其初步具备收治条件。11月23日11点55分,战役打响,我院病区正式收治扶正定点医院第一位患者。病区开放后,短时间内就收满了患者。在艰苦条件下,队员们紧密协作、团结奋进,努力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实防线名。
自11月中旬起,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天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研究形势和任务,部署工作任务。各职能部门统筹全院医师人力资源,保障发热门诊和急诊等需要。优化就医流程,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治疗、取药,缩短患者在院停留的时间,减少交叉感染发生几率。调整病区功能,最大化有利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加班加点进一步准备药品、试剂、器械等医疗物资。信息化升级,核酸检测超负荷运转。检验对医联体基层单位进行培训和指导,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加强对保洁、护工、保安等第三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巡视检查,不放松对应急队伍的管理和要求。落实关心关爱职工的细微举措,让全院职工更加安心放心地投入到一线防控和救治工作中。
一批退休返聘的医师、护士退休不褪色,奋战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余位退休返聘医师坚持出门诊做手术,50余位退休护理人员坚守在抗疫防疫第一线。年轻住院医师、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也都坚守医疗一线,积极践行志愿者精神,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岗位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彰显中日学子的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
中日友好医院是经受了2003年非典定点医院考验的医院。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医院始终冲在前面。在近期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中日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位员工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服从调度、守望相助。限于篇幅BOB全站,文中不能一一道出他们的科室、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日医院人。每一个党总支、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的感召下,近期有不少医护人员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2月13日,医院向全体职工发出一封公开信。我们用最后一段来为本文结尾:“这注定是一段充满艰辛而令人难忘的战斗历程。冬已至,春可期!让我们相互赋能,彼此守护,共克时艰,共同凝聚起抗疫防疫的磅礴力量和浩荡正气,迎接越来越近的春天!”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