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北京儿童医院获悉,中国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金哲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4日17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张金哲院士从医七十余载,为我国小儿外科创建与发展奋斗一生。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为我国小儿外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金哲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小儿外科医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生前就希望全国小儿外科界的同仁们团结起来,为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进步而共同努力奋斗,取得更高、更好成就。这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张金哲院士,汉族,1920年9月25日出生于天津。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1950年在北大医院建立小儿外科。1955年调入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及首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教授,为小儿外科特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6年12月加入中国。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哲院士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首任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协会名誉会长,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理事,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地区主席,《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顾问BOB全站,《国际小儿外科杂志》《美国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获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中国香港及英国皇家学会外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泛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终身成就奖、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卫生部劳动模范、技术革命先锋金奖、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等荣誉称号。
张金哲院士是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一生致力于小儿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儿科医学事业,和同道带领中国小儿外科事业从零起步,获得长足发展,并在国际小儿外科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张金哲院士心系祖国,以人民需要为毕生追求。他3次参加抗美援朝,立大功两次。他在初创小儿外科时,以威胁孩子生命的急症,特别是腹部的急症为主。到上世纪60年代他转向难以救治的畸形患儿。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手术风险大、患儿死亡率高的小儿肿瘤。在北京儿童医院成立了儿童肿瘤外科专业,在国内最早开展儿童肿瘤研究,并提出了“无恐无痛 无瘤生存”的目标。正是由于他的开拓和引领,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从一个单一学科科室,发展到拥有普外、急症、肿瘤、新生儿、泌尿、骨科、麻醉等十几个学科,医、教、研、防的成熟医学体系。
张金哲院士医术精湛,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他从医70余年,为万名以上儿童操刀手术。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儿童医院创造了小儿阑尾炎30年1.5万例无死亡、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包括坏死休克患儿连续100例无死亡的纪录。他总结的肠套叠的痉挛学说与应用等经验,至今仍有临床参考价值。1948年前后,张金哲院士通过手术治疗将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几近100%下降到5%。“博思勤动”是张金哲院士的座右铭,他爱思考,勤动手,一生发明50余项,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诊治,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不断创新,尤其是“张氏钳”“张氏膜”“张氏瓣”大大提高了相关疾病的治愈率。
张金哲院士治学严谨,为医学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在中国小儿外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小儿外科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小儿外科医生和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很多人成长为小儿外科领域的中流砥柱。他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及参与著书5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10多项。全方位展示中国小儿外科的专著《张金哲小儿外科学》于2013年出版,并于2020年再版。
张金哲院士医德高尚,一片慈心柔肠为患儿。2010年他主编《新编接诊学》,从接待四亲、诊断四查、治疗四定、效果四良四个方面讲解了接诊学的要领,阐述了接诊学所必需的医德修养。他倡导做医生就要有奉献精神,医患之间要做交命的朋友,在每一件白大褂上BOB全站,都写着“外科张金哲”5个大字。百岁时他仍坚持到医院工作。他行医70余年,从未收过一次红包,患儿进来必起身相迎,手诊前必先将手搓热,面对哭闹的孩子还会变魔术安抚。他28年如一日,利用周末到天津儿童医院义务出诊,分文不取。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把科普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出诊时经常从兜里拿出科普小纸条。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中,获颁“十大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境至精诚,是为大医。张金哲院士一生热爱祖国,永远与人民在一起。他淡泊名利,鞠躬尽瘁。他曾写下16字修身之道:“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其学识、品德和境界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