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课上,学生们正在进行虚实结合组织病理学实验观察,眼睛在显微镜和手机之间转换。除了传统的切片和标本实物观察,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端的虚拟仿线度旋转观察数字化的正常人体标本和病理大体标本,还能放大观察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切片及病理切片……近日,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一体化智能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展示课上,学生们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这种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大胆尝试,也是加快落实教育数字化的积极实践。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与医学高等教育深入融合,使教学发展出现新的动向。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紧跟教育发展前沿,陆续投入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从考察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模块设计,从智慧化教学资源和设施购置到虚拟仿真实验室规划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已完成人体解剖学、组织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虚拟仿真模块的建设,并陆续投入实验教学应用;新建的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虚实结合断层解剖学实验室、智能互动解剖学实验室,改建的数码互动实验室等均可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有虚拟资源包括人体3D(三维)解剖教学系统、人体解剖数字标本、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源、组织学数字切片库、3D胚胎发育VR(虚拟现实)示教系统、病理学数字切片库、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切片库、病理学大体标本库、医学微生物数字切片库、人体寄生虫学数字标本库BOB全站、微生物仿线万个。
先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也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舞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副教授袁磊带领团队围绕一体化智能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开展研究,得到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支持。围绕该研究方向,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开展各自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
课题组成员卢龙斗是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主要建设者,他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将传统实验课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还可以弥补实验室条件限制和实验教学资源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实验教学时空。
副教授苗莹莹是人体解剖学实验的主讲教师,积极参与了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她认为通过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训练和临床思维拓展实验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组织病理学实验的主讲教师杨杰,也是一体化智能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积极探索者。在他看来,这种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长期面临的问题,如部分标本、切片稀有,较难购置,数量不足;具有较高生物危害风险,线下无法真实开展的实验得以实施;克服了实验观察局限于固定时间和地点;更好地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病变,形成整体的认知;丰富的临床案例也有助于通过互动、研讨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临床思维。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学生说:“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由虚到实的学习过程使实验操作技能明显提升,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实验学习。老师利用一体化智能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实验教学BOB全站,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在线观察学习,提交课堂作业,教师直接在平台批改反馈。我们实验课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