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中医药工作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中医药大会,习作出重要指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
机遇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今年是中央《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年”,是“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谋划编制之年。“贯彻落实年”里,如何让中央《意见》和大会精神落到实地,转化为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不竭动力,成为今年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习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而优势作用的发挥,必须依托优质的人才队伍和坚强的服务阵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焕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万人,而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只有71.5万人,占比只有5.8%,必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让中医药优秀人才辈出。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短板。其中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蒋健表示,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主战场。他建议,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与此同时,中医医院也要练好“内功”,坚持姓“中”定BOB全站位,如优化分科设置,设立传统中医科,培养中医全科医生人才等。
“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医药服务价格偏低BOB全站,中医药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看来,上述问题制约了中医药服务提供的积极性,他建议,科学合理地制订中医药的服务价格,体现中医药的价值。同时,要把更多的中医药治疗项目放入医保报销目录里,在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得到经济实惠的治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新华社5月29日播发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除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还增加了“加强中西医结合”这一内容。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创的医学新兴学科,具备优势特点。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成绩瞩目,全国几乎所有中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防治疾病,西医院的中医科或者其他临床科室也在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防治疾病。众多临床科室的多发病、常见病都在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大部分都能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者单纯西医诊疗更好的疗效。
中央《意见》提出“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到2022年形成并推广5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要求,如何贯彻落实,下面两位委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表明中医药和西医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这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认为BOB全站,中西医结合要提高疗效,需要深入发掘中医学宝库,不断整理、研究出更多更好的防治常见病、难治病和危重病的理、法、方、药及传统疗法,使之融入现代医学防治体系,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此外要应用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和方法,使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临床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使中西医结合基础的相关标准更加规范,临床研究涉及的病种不断扩大、临床研究质量逐步提高、临床研究方法更具特色、中药复方研究不断深入等。通过提升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形成临床确实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学科。继续完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凝练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方向,发掘传统理论、拓宽现代诊疗体系,让中西医结合产生1+1>2的效果。
“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长期工作方针。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却是一个年轻的专业,至今不足30年。”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表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成长之路步履维艰,许多问题亟待引起重视。朱世增呼吁,应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适当延长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为中西医结合的学生设置双学位,并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考取西医执照,在西医院校增开中医基础课程,使中西医结合专业成为融中西医思想精髓的新医学。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尤为关注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带来了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相关提案。她表示,中医经典古籍是中医学术的载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也是现代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根基所在。中医药科研和临床成果均源于中医经典古籍。中医药的传承也体现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中医奇方中,“传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必须加大对中医药瑰宝的保护力度。”王宜说。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在保持实践和发展优势的同时,开拓性引进新事物和新科技,从更深层面揭示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避免这一祖先经过数千年实践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成为他人争夺开发的‘金矿’。”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分享了她对传承创新发展的理解。她表示,近年来,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不仅在临床应用上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建立了大量科学实证的临床路径和诊断、疗效标准评价体系,使传统中医中药能够逐步在现代先进技术的环境中焕发新的光芒。
“为了保持优势,必须在传承的同时,进一步开放思想,加快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彻底破除‘用现代技术研究中医就是背离传统、背离中医技术本源’的保守观念。”卢传坚建议,应对某些重点领域开展系统性的挖掘创新研究,尤其是针对标准化和循证医学、非药物疗法以及中医药创新医疗技术转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加强部署,优先配置资源,协同攻关,建立研究创新体系。(本报记者 黄蓓)
本报讯 (记者李 芮)“通过这段时间的抗疫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作为获奖者代表第一个上台发言。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杰出代表,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突出贡献的排头兵、领航者。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丁健等28名同志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丁奎岭等258名同志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其中,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仝小林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刘保延、河南中医药大学李建生、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暨南大学叶文才等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颁奖一次。与首届不同,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设立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新的奖项类别,以表彰投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和科研、物资生产战线,以及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
5月29日,一封充满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的手中。这封来自习的回信,满载着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诚挚问候和殷切期待。
在这25位科技工BOB全站作者中,有三位中医药界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因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为百姓熟知。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仝小林。
作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收到的回信,三位院士备感激动,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
习在信中肯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的贡献。三位院士对此深有感触。
在武汉抗疫一线,他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挽救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在疫情大考中检验了中医药的疗效,也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十几天前,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和我等25位同志向习写信,汇报我们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并十分荣幸收到的回信。在回信中对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殷殷嘱托,我们备感振奋、备受鼓舞。”张伯礼说,特别提到要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中医药学精华,大胆吸收多学科人才,交流融合,守正创新,为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
黄璐琦说:“的回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创造的紧迫性,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振兴发展中医药,要传承精华,更要守正创新。”他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将继续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蒿素研究中心、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中医药防治流感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提升传承创新能力。
仝小林表示,收到的回信很激动,对科技战胜疫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对未来科技给中华民族、给我们国家、给百姓福祉将带来的巨大影响,给予了充分的估计和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在这次新冠战役中打了胜仗,展示了中医的威力、魅力,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全国人民的高度肯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回信中,习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希望,勉励他们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士气。
在科技工作者们看来,科学技术作为强国的命脉,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医药科技从填平补齐向体系建设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学科协同转变,从主动接轨向主体发展转变,从广泛培育向重点突破转变,科技实力持续攀升,创新平台跨越发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转化应用进程加快,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际影响日益增强。
作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三位院士对于未来的中医药科技发展也有自己的期许。
张伯礼表示,通过此次抗疫实践,深刻体会到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基础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开放包容BOB全站,融合多学科人才,开拓进取,努力开展原创性研究,丰富发展生命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出新的贡献。”张伯礼说。
“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能不能为未来的六大类疾病(老年病、慢病、代谢性疾病、心理性疾病、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等)的防治,做出世纪性、世界性的贡献?能不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不能简便效廉地服务于百姓、改善民生、增加百姓福祉?”仝小林认为,这需要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充分汲取现代科技的营养,充分借用多学科的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成果,重新构建中医的诊疗体系,弥补传统中医自身的短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现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让中医更多更广地服务于民众,使中医防病治病的优势变成人民群众健康的福祉。
黄璐琦表示,自己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全体职工一道,把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部署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战略,努力把中医药原创优势转化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在“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发挥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行业“国家队”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中铸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学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服务基层中医和民间中医的中医药学会。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彩票